四个“着力”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时间:2025-09-03 15:37:53点击量:28次


中央广播电视台记者:

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是营造鼓励创业氛围的重要抓手,请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促进创业工作方面还有哪些特色举措?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 运东来: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明确要求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优化创业服务,提高创业质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今年2月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围绕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的支持体系,优化创业促进就业环境,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着力为各类劳动者提供全链条支持保障。组织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是营造鼓励创业浓厚氛围的重要抓手,通过汇聚产业资源、科创要素和创新活力,为创业者搭建对接平台,拓宽交流渠道,帮助创业者实现高质量创业。为更好促进劳动者创业,我们还将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支持举措,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着力”:


一是着力发挥市场引导作用。针对推进创业手段单一、力量不足等问题,积极用好市场化创业服务机构,通过购买服务、委托运营、技术合作、资质认定等方式,将各类市场化优质资源和服务引入创业扶持体系,帮助创业者挖掘需求、整合资源、开拓市场、缓解融资难题,为创业项目提供符合市场规律的专业化支撑。积极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创业孵化,利用园区资源集聚度高、配套良好等优势,推动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围绕产业园区开展项目孵化,通过共享技术设备降低创业门槛、共担风险增强创业韧性、开发新产品激活市场空间,实现“产业-孵化-反哺”融合发展良性循环。


二是着力推进创业模式引领。针对部分劳动者创业渠道有限、“同质扎堆”问题,强化分类指导,结合创业者需求,引导发展多种创业模式。推广“科技成果+创业”模式,以科技创新为导向,重点围绕人才创新“引育用留”,完善公共服务,推进科研成果高效落地转化,实现“创业跟着创新走”。推广“产业发展+创业”模式,重点围绕本地产业布局,发挥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技术品牌优势、行业话语权优势、产业链带动优势,支持创业者参与研发制造、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创业围着产业转”。推广“职业技能+创业”模式,重点推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紧密结合,打造技能型劳务品牌,实现“创业驱动培训”“培训提升技能”“技能赋能创业”。推广“民生需求+创业”模式,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场景,重点挖掘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养老托幼等领域创业机会,把群众的民生“需求清单”转化为创业的“项目清单”,实现激活消费新潜能。


三是着力抓好政策服务落实。针对部分劳动者创业“缺经验”“缺资源”等问题,更好发挥政策效力,着眼融资、土地、用人等问题,打好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场地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组合拳”,为创业者提供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服务。更好开展创业培训,创优“马兰花”创业培训品牌,建强师资队伍,迭代课程体系,推广“创业训练营”模式,帮助创业者提升创业技能。更好强化创业服务,充分利用闲置用房、老旧厂房等,发展“家门口”的“创业陪跑”空间,运用“数字赋能”,加快创业信息资讯发布、政策服务经办等服务功能数字化转型。


四是着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针对部分劳动者“不敢创”“怕失败”等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落实高效办结个人创业“一件事”,整合创业关联服务事项,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最大限度解除对创业的束缚,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持续营造创业氛围,深入开展“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活动,结合不同群体需求,搭建资源集聚平台,拓展供需对接渠道,激发劳动者创新创业活力。持续加强指导帮扶,提供针对性创业指导,帮助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对陷入生活困难的创业受挫者,通过就业援助、社会救助等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帮助其重树信心,二次创业。


总之,我们将聚焦创业者创业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指导各地实施好这些支持措施,营造更为宽松有利的创业环境,更好释放创业创新创造活力。

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更多信息关注公众号:河南省人才共享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