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桃城区站前路零工市场,人头攒动,智能招聘终端屏幕上不断刷新着岗位信息,务工人员驻足查看,与一旁的工作人员交流需求;另一边,企业招聘负责人正通过零工市场平台,快速匹配到合适的工人……这是衡水市零工市场日常运行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衡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深化零工超市服务品牌为起点,全力打造规范化零工市场,成功破解“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为劳动者和企业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
因地制宜巧布局
打造零工就业“新阵地”
衡水市立足县域产业特色与务工群体需求,在零工市场布局上精准发力。桃城区、冀州区等地巧妙盘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场地、人力资源市场闲置空间,将原本闲置的角落升级改造成充满活力的零工市场,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安平县、武邑县、衡水高新区则围绕产业集聚区,让零工市场“扎根”企业周边,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真正做到“企业需要什么,市场就提供什么”。
所有零工市场均严格按照“六有”标准规范建设——有整洁明亮的场所、齐全先进的设施、完善规范的制度、专业热情的人员、丰富多样的活动、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时,创新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营”模式,引入第三方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借助其专业优势,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坚持“零工市场+零工超市”双核驱动,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灵活用工服务网络,织密就业服务“保障网”。
数智赋能强服务
开启高效匹配“加速度”
走进衡水的零工市场,数字化设备随处可见。智能招聘终端、政策咨询屏实时更新人社政策和岗位信息,务工人员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快速获取海量就业机会;工作人员通过系统,为求职者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等服务,实现供需双方的快速精准匹配。以往找工作需要四处奔波、多方打听,如今在零工市场,几分钟就能找到心仪的岗位,效率大大提升。
针对务工群体的技能短板,零工市场推出 “定制化” 服务。通过线上平台公布全市培训机构和工种目录,根据求职者的能力和意愿,“一对一” 推送培训信息。不少务工人员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新技能,拓宽了就业渠道。“以前只能干些简单的体力活,现在参加了培训,学会了电工技术,工资比原来高了不少!” 一位在零工市场找到工作并提升技能的务工人员开心地说道。
零工市场还成为了劳动者的 “权益守护站”。常态化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权益维护途径等宣传,公布劳动权益保障热线,为务工人员撑腰打气。桃城区站前路零工市场更是创新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让务工人员遇到问题不再孤立无援,切实感受到了 “娘家人” 的温暖。
多元举措优体验
传递民生服务 “温度感”
在衡水,零工市场不仅是找工作的地方,更是充满温情的 “就业家园”。每个市场都配备 2 - 3 名专(兼)职工作人员,通过定期业务培训,他们化身政策 “活字典”、就业 “好参谋”,耐心为求职者和企业解答各类问题。
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就业服务,零工市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每月至少举办 1 场分行业、分岗位、分群体的 “小而专” 现场招聘会,精准对接供需双方;桃城区中湖零工市场、冀州区零工市场更是别出心裁,采用 “就业服务流动车”、零工市场 “赶大集” 等方式,将就业岗位、政策咨询送到群众 “家门口”,真正实现 “就业服务不打烊,求职招聘不停歇”。
此外,依托河北省就业信息平台,衡水全域内零工市场统一开展全流程线上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浏览岗位、投递简历,企业也能在线筛选人才,数智化就业服务模式让就业更便捷、更高效。
一个个零工市场,是衡水市保障民生、促进就业的生动实践。它们如同一座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劳动者的就业梦与企业的发展需求,托起了民生 “稳稳的幸福”。未来,衡水市将继续优化零工市场服务,让更多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舞台!
来源:衡水新闻
更多信息关注公众号:河南省人才共享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