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2023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采访提问中得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高度重视,去年7月1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安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门在部分地方、部分平台企业正式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一年多来,在相关部门、试点省份和平台企业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试点总体运行是平稳有序的,也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度覆盖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个省市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4个行业开展,截至2023年9月,累计有668万人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试点对象总体做到应保尽保。
二是保障功能有效发挥。一年多来,试点省份累计做出职业伤害确认结论3.2万人次,支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共计4.9亿元。
试点范围内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如果不幸遭遇事故伤害,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点击手机APP中的“一键报案”,拍摄事故现场照片留作证据,并保存好就医过程中产生的诊疗票据,以便更加方便快捷地接受职业伤害保障服务
近期将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全国统一服务入口,推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参保信息查询、日接单情况查询和平台服务机构查询等服务,后续还将进一步推出待遇给付申请受理、职业伤害确认、劳动能力鉴定、待遇发放、办理进度等服务。
三是相关经验正在积累。为做好新就业形态群体就业服务和社保扩面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下一步,人社部将通过以下几点,为为职业伤害保障在全国推开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
指导试点省份和平台企业稳妥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要求试点省份和平台企业有序做好参保登记、职业伤害确认、待遇支付和信息管理等工作;
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更加公平、制度更可持续、服务更加便捷、责任更加清晰上,认真总结试点的经验做法,研究扩大试点的思路。
更多消息关注公众号:河南人才共享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