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税务检查怎么查?
四大方面+两税对比
四大方面 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数据对比 两者稽核比对的数据来源为: 1.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2.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中的全年累计收入额
Part.02 以下发工资方式需警惕 结合目前国内企业的主流做法,目前这6类个税违规手段一经查出,必定受罚。 1.找发票抵税,造成费用异常 这样操作很多企业都感觉比较简单,比如每个月员工找2000元发票去报销,很多会计图省事,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计入福利费、差旅费等。如果长期大额处理的话,会造成企业期间费用异常。 2.故意不用银行发工资 当移动支付成为潮流的时候,你们还在苦苦地用现金发工资。你自己想一下正常吗?公司基本户都有,员工也不少,公司也不在偏远山区。据不完全统计,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企业,不申报个税、少申报的情况基本都存在。此类企业请注意,再有这样的做法,你将会承担后果的。 3.补贴不申报个税 也许是因为会计对税法不熟悉,也许企业故意不申报个税,总有部分企业把企业的饭补、话补、房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没有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你们公司有吗?抓紧整改吧! 4.大量员工零申报 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个比例问题,一个企业如果和同地区同行业相比,工资在5000元以下的明显偏低的话,你们已经是高风险企业了! 5.虚增人员分摊工资 工资太高,找个李鬼代发工资。这也是很多企业的伎俩。 6.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 尤其是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工、临时工、第三方员工,很多属于劳务所得进行纳税申报,但是按照工资进行申报了!尤其是营改增之后劳务公司、建筑企业等都要高度重视。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不是全职员工是不可以工资申报个税的! Part.03 私户发工资,是否属于“偷税”?
私户发工资是不是“偷税”,并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说企业通过私户发工资,但是按照税法规定积极纳税,并未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即没有不缴或少缴税款 ,自然不属于“偷税”。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私户发工资”只是一种手段,而是不是“偷税”看的是最终的结果。 目前很多公布的因私户发工资被处罚的案例,无一例外不是因为“没有按规定如实在账上记载、代扣代缴个税”。 综上来看,私户发工资并不意味着“偷税”,但是,用私户发工资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而且一旦涉嫌“偷税”,那就可能面临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黑名单”、联合惩戒(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公告税收违法行为)等,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追究了。 除此之外,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庭法官邢蓓华提醒: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若公司通过个人账户给员工发放工资,诉讼过程中,公司否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称只是股东或资金往来关系,在没有其他证据情况下,劳动者就很难证明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因此,纳税人一定要依法、据实进行申报纳税,不应有“偷税”的违法行为。
更多信息关注公众号:河南人才共享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