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一则刑事判决书显示,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被告人李某在经营吴卓公司期间,伙同公司财务高某(另案处理),在无真实交易的情况下,以“灵活用工”为名,通过支付9%的开票费的方式让他人为吴卓公司虚开河南XX有限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67份,价税合计人民币5,454,684.02元,税款人民币308,755.83元。 另查明,被告人李某于2022年11月23日自动投案,到案后如实供述了犯罪行为。涉案税款已补缴。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作为吴卓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让他人为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行为已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予处罚。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李某具有自首情节且自愿认罪认罚,可依法从轻、从宽处罚。辩护人的相关辩护意见法院予以采纳。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李某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缓刑一年。
灵活用工作为当前很多企业首选的用工模式,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如解决企业按需用工问题、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用工效率、税务合规等。但面对需求猛增的灵活用工市场,很多灵活用工平台运营商为了快速聚拢资金,开始在合规经营上打起擦边球,而很多企业也为了图便宜,被一些不合规平台蒙蔽,甚至会和这些平台沆瀣一气。
那么,灵活用工风险点都有哪些?
✦+ + 企业方面 1.企业为灵活就业人员进行费用结算时,采用现金或私户转账,导致税务不合规。 2.用灵活用工规避员工社保。一些企业为了逃避缴纳员工社保和个税责任,借着“灵活用工”的噱头,将自己的正式员工转变为临时用工,或诱导员工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将正式合同工转变为外聘员工,使员工的权益在无形中遭受侵害。 ✦+ + 灵活用工平台方面 1.不具备甚至伪造相关资质。违规经营平台,对于纳税人如何征税、报税、监管等情况没有严格把控,导致纳税人出现自行少征税款、未按期上缴税款、超越代征权限等问题。 2.平台信息安全系统不完善。部分平台由于不具备严谨、完整的安全系统,且经营底线较低,产生平台私自挪用客户资金或者平台账户资金被盗的风险,甚至造成灵活就业人员信息泄露。 3.无真实用工场景导致虚开风险。部分平台一味以盈利为目的,在没有真实用工场景的情况下,帮助用工企业伪造用工痕迹,包括发布虚假招聘和用工信息、提供虚假账户应聘用工、接受用工公司支付的费用,之后,再通过私户回流从而形成资金闭环。 如何挑选合规灵工平台? 1.平台取得相关资质,背景强大 2.具备专业风控及服务团队 3.业务服务流程完整合规 4.具备安全可靠的资金保障 5.具备标准报价体系,拒绝一味低价 为了保全自身利益,净化灵活用工市场,用工企业需要从“合法合规”出发来选择平台,灵活用工平台运营商更应该以“合规经营”为起点,爱惜自身羽毛。
·汇用薪为共享经济灵活用工平台,为企业提供共享经济综合服务;
·企业可通过汇用薪平台发布任务、验收、支付,在线查看银行回单、发票等结算凭证。
您身边的一站式灵活用工解决方案服务商
河南首家国有灵活用工平台
更多内容关注公 众 号:河南人才共享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