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灵活用工行业法律风险分析,你有踩坑吗?
时间:2023-05-22 11:27:05点击量:587次


随着市场经济和数字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传统用工模式正逐渐让位于一种新兴的用工模式——灵活用工,灵活用工行业也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挤入该行业成立灵活用工平台,但平台质量却参差不齐,国家也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灵活用工行业进行监管,灵活用工平台合规化、规范化运营将成为该行业发展的必选项。


易引发刑事法律风险的情形

  • 灵活用工关系架构不合规,导致“形式用工关系”与“实质用工关系” 不相符;


  • 服务成果交付功能与验收功能不完善,缺失业务真实性核验,导致不法分子有空可钻;


  • 在业绩与合规之间无法有效平衡,铤而走险,为了一时利益而从事违法行为。


以上情形易引发虚开发票、洗钱、逃税及侵犯个人信息等刑事法律风险,触犯法律红线。


灵活用工平台虚开发票案例

2022年7月14日,北京某灵活用工服务商被立案调查

2022年5月德州市“2.08”全省首例平台企业涉税犯罪案件

2021年黄石某灵活用工平台虚开案

2020年上海某“伪灵活用工平台”案

...

案例警示

部分企业以身试法,包装成“灵活用工、代发薪资、任务众包、财税服务”等平台干着倒卖发票和非法转账的生意。根本没有发生真实业务,就连场景平台也是虚构,走走形式而已。随着此类违规平台涉税案件的高发,税务、公安等多部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联合打击行动。相关企业应谨记:伸手必被捉,违法必被究!


违规灵活用工平台风险

01

缺乏真实交易基础

部分灵活用工平台以取得相关资质为名,行倒卖发票之实,或者开票类目与实际交易内容不符,这都有着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合规风险。

02

“替票”报销

部分企业要求用工者以“替票”的形式把服务费“报销”出来,从而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此种情形下企业会面临较高的风险,容易造成企业期间费用异常,且涉及到了虚开增值税发票。

03

“双重身份”的员工

部分公司会将部分工作外包给灵活用工平台,再由自己公司的员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通过平台提供这部分服务,从而可以通过平台以服务费的形式向员工发放部分工资,员工少缴个税,公司降低用工成本并获得可税前扣除的发票,平台也赚取了利润。表面上实现了多方共赢,但是,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和平台之间的交易会被认为不存在商业实质,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同时也存在被认定为偷税的风险,面临较大的合规风险。此外,就企业所得税而言,企业也会增加进项税额转出等额外的财务成本。



如何挑选合规灵工平台


1

平台取得相关资质,背景强大





检查企业资质背景,是否有合法营业执照、是否有政府背书支撑,是否取得相关灵活用工平台的运营资质。除此之外,在选择灵活用工平台时,也要确认其背景和资源是否正规。一个拥有国资背景的灵活用工平台相比起个人独资平台,往往更能保障结算资金安全。

2

具备专业风控及服务团队





专业平台对于事前的业务风控、事中的系统风控、事后的监督风控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具备相对固定的客户行业及业务场景适用清单,只做真正的灵活用工场景结算。除此之外,专业服务团队能够给予专业的业务咨询服务与高效的应急能力。

3

业务服务流程完整合规





专业平台从企业入驻发布任务到自由执业者实名认证承揽任务,再到任务交付费用结算、开具发票、完税证明等等一系列流程具备清晰化、系统化特点,做到四流一致,线上留痕,有迹可循。

4

具备安全可靠的资金保障





专业平台的服务方案具备法律支撑,防止法律风险。服务流程是否合理,系统运行平稳,具备严谨的安全管理系统。

5

具备标准报价体系,拒绝一味低价





合规平台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时,不会以“低价”作为平台亮点,而是再通过对企业实际运营模式、用工场景等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后,为其量身定制一套合理的灵活用工方案,并予以合理报价,以此来帮助企业达到合规灵活用工,降本增效的目的。



·汇用薪为共享经济灵活用工平台,为企业提供共享经济综合服务;

·企业可通过汇用薪平台发布任务、验收、支付,在线查看银行回单、发票等结算凭证。

您身边的一站式灵活用工解决方案服务商

河南首家国有灵活用工平台

更多内容关注公 众 号:河南人才共享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