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规范灵活就业、鼓励新业态发展,上海这一动作,是对灵活就业痛点问题很好的回应。
2月25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下称《条例》),于3月1日起施行。 与上海2005年颁布的旧政策《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相比,《条例》篇幅长,内容详细,且有具体的考核、追责规定。可以说是上海和类似城市人力行业发展的指南。 01 拓宽发展渠道 加强政策供给 取消不合理限制 加大对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就业方式的支持力度; 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优化灵活就业环境,强化政策服务供给; 清理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 02 免费为灵活就业人员 提供就业服务 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上开设灵活就业专区专栏,免费发布岗位供求、新职业等信息,开展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 03 零工市场 提供专业化就业服务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零工市场、按需组织专场招聘等方式,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规范有序的求职等专业化服务。 在服务灵活就业人员上,上一节中的“免费公共服务”更加实际。 在建设零工市场上,由于零工群体大部分是低收入群体,由市场力量建设并不合适。目前中央及部分省份的政策依然是以政府主导和出资,市场化方式建设和运营。 04 政策补贴向为灵活就业人员 提供职业培训和评价的企业倾斜 鼓励用人单位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其稳定就业、提升就业质量;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的,可以按照规定享受相应补贴。 05 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 可享社保待遇及补贴 在本市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就业岗位补贴; 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按照规定纳入相应的社会救助范围。 06 明确平台企业合规用工 引导供应商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依法合规用工,根据具体用工情形,与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或者通过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引导、督促为其提供相关用工服务的企业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07 给予灵活就业商保服务 更多发展空间 建立和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制度,鼓励发展与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相衔接的互助保障和商业保险。
当下,灵活就业已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上海积极拓展就业新空间,通过创新地方就业法规,为灵活就业领域规范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而未来,平台型企业用工问题、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缴纳以及待遇、职业风险保障等问题在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上还会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优化灵活就业环境还需更多细化保障措施。
·汇用薪为共享经济灵活用工平台,为企业提供共享经济综合服务;
·企业可通过汇用薪平台发布任务、验收、支付,在线查看银行回单、发票等结算凭证。
您身边的一站式灵活用工解决方案服务商
河南首家国有灵活用工平台
更多内容关注公 众 号:河南人才共享科技集团